• 2025年第44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不同年龄阶段藏西北紫绒山羊屠宰性能与羊肉营养成分检测分析

      2025, 44(1):1-8.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1

      摘要 (6) HTML (0) PDF 462.95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放牧条件下藏西北紫绒山羊的肉用性能,该研究选取西藏阿里地区14只不同年龄阶段(小于等于3岁的6只和大于3岁的8只)的藏西北紫绒山羊母羊,测定其屠宰性能和羊肉基本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1)藏西北紫绒山羊净肉率和肉骨比在两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羊肉中水分、pH、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71.96%、5.9、19.56%和4.96%,均符合国家标准;胆固醇含量平均为44.92 mg/100 g,属于低胆固醇食物;挥发性盐基氮为10.39 mg/100 g,低于国家标准(≤15 mg/100 g),符合安全标准;各指标在两个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氨基酸含量丰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含量平均为1.79%,必需氨基酸为7.61%。(4)饱和脂肪酸在两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5.32%和4.3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在小于等于3岁年龄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大于3岁的年龄组含量(P=0.006)。(5)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微量元素中锌、硒含量最高达到29.61 mg/kg和0.05 mg/kg,属较高水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维生素E和维生素B1含量高,且维生素B1在小于等于3岁年龄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大于3岁的年龄组含量(P=0.035)。上述结果表明,藏西北紫绒山羊肉质中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含量高,同时有害金属元素等含量低,肉用性状优良,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是优质的羊肉产品。

    • 不同饲养管理条件对阿拉善白绒山羊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2025, 44(1):9-13.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2

      摘要 (5) HTML (0) PDF 433.28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养殖模式(舍饲与放牧)对阿拉善白绒山羊超数排卵效率的差异化效应,通过严格调控非养殖变量如山羊年龄(2~4岁)、体重、健康状态及繁殖阶段,确保实验数据的高度一致性和可靠性。采用随机化分组策略,将实验动物分为舍饲组(40只)与放养组(30只),统一实施营养供给、健康监测及标准化超排操作,以最大限度削弱外部因素干扰。研究结果显示,舍饲组山羊展现出更为优越的超排性能,其平均FSH剂量适宜(150~160 IU),平均发情时间稳定(撤栓后12 h),且平均胚胎回收量与可用胚胎数显著高于放养组(分别为12.56枚/只vs 8.56枚/只,11.31枚/只vs 7.81枚/只),同时不可用胚胎比例较低(10% vs 16%)(P<0.05)。本研究确认,舍饲环境通过提供稳定的饲养条件和精细化的管理策略,显著增强了阿拉善白绒山羊的超排效率,相较于放牧模式展现出明显优势。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奠定了绒山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还提供了实践指导,引领行业未来。它们凸显了舍饲模式在提升超排效率上的显著优势,并启发了饲养管理精细化、营养调控科学化及繁殖技术创新的新方向。这些发现激发了对养殖环境、营养配方及繁殖策略的深入探索与优化,旨在全面提升绒山羊生产性能,推动养殖业迈向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未来。

    • 饮用水中添加褐藻寡糖对肉鸡规模养殖场效益的影响

      2025, 44(1):14-16.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3

      摘要 (4) HTML (0) PDF 346.90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褐藻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在规模肉鸡养殖中的潜在效益。尽管褐藻寡糖已被证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将其直接应用于规模场肉鸡饮水中的研究。为填补空白,本试验从2023年4月起,在肉鸡养殖场的饮水系统中添加褐藻寡糖粉,记录肉鸡的体重增长、死淘情况。结果表明:褐藻寡糖组比对照组肉鸡上市均重高0.22 kg,死淘差异极其显著(P<0.001)。此外,通过成本核算进一步证实褐藻寡糖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的经济效益。这些发现不仅为褐藻寡糖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养殖业者在选择饲料添加剂时提供了新的参考。

    • 补饲益生菌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5, 44(1):17-20.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4

      摘要 (4) HTML (0) PDF 366.10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组对羔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和试验Ⅱ组(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1%益生菌),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羔羊试验末重、干物质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40%(P<0.05),与试验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甘油三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Ig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gA和IgM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饲粮中补饲益生菌+饲草纤维能够提高羔羊生长性能,改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增强免疫机能及机体抵抗力。

    • 甘加羊种质特性分析及利用

      2025, 44(1):21-24.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5

      摘要 (2) HTML (0) PDF 337.17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对甘加羊的生理性指标、生产性能、羊毛品质、繁殖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加羊对高寒缺氧特殊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心肺器官功能较强,呼吸、脉搏频率较快,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56.80 kg、体高为74.65 cm、体长80.35 cm,成年母羊平均体重46.62 kg,体高71.96 cm、体长79.34 cm、成年公羊平均产毛量为1.38 kg,成年母羊平均产毛量为1.13 kg;成年公羊毛辫长平均为30.26 cm,成年母羊平均为29.18 cm;成年公羊净毛率平均为66.37%,成年母羊平均为68.69%。甘加羊在终年放牧的条件下,成年公羊宰前体重为47.70 kg,胴体重为24.03 kg,屠宰率为50.38%,净肉率为33.6%。成年母羊宰前体重为42.6 kg,胴体重为20.85 kg,屠宰率为48.86±3.10%,净肉率为32.95%。通过对各项生产性能的分析,表明甘加羊具有优良遗传特性。

    • 乔科型藏羊种羊选育效果分析

      2025, 44(1):25-27.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6

      摘要 (2) HTML (0) PDF 306.98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乔科型藏羊种羊选育,有效提高了母羊群受胎、妊娠、产羔、育羔及繁活率,从而保证繁育后代的优良品质。2022 年对选育核心群324只羊进行整群,淘汰部分劣质和老龄母羊及等外羊只后,种公羊及后备公羊占11.9%,适龄母羊占羊群的65.7%,(其中特级占13.6%、一级占31.4%、二级占32.5%、等外占22.5%),其它羊占22.4%。经连续两年的严格选育,后备种公羊数量和适龄母羊优秀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母羊特级和一级分别提高了3.5%和7.1%。经过种羊选育,提高了羊群整体生产水平,降低草场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 12月龄藏羊补饲育肥效果分析

      2025, 44(1):28-3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7

      摘要 (1) HTML (0) PDF 354.07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立放牧藏羊有效补饲时间,对两组营养水平相近,牧养方式相同的藏羊,在不同时段2022年10月2日至2022年12月30日(试验一),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试验二)补饲相同量饲料,开展不同时段补饲试验。从增重效果分析,试验一全期平均总增重4.50 kg,较试验二全期平均总增重3.9 kg多增重0.6 kg,补饲效果较好。从补饲效益分析,试验一只均增加收益57.15元,试验二只均增加收益58.65元,试验一补饲效益稍低于试验二,但无显著差异。从生态效益分析,通过暖季草原适度放牧与冷季半舍饲补饲育肥相结合,实现藏羊12月龄出栏,可减轻冷季草场压力,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使甘南牧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生态效益得出:放牧藏羊适时补饲是高寒牧区草原畜牧业从“靠天养畜”向“科学牧养”转型发展,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试验一(补饲时段10月至12月)为12月龄藏羊补饲育肥效益最大化时段。

    • 不同断奶模式对甘南犊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5, 44(1):32-3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8

      摘要 (2) HTML (0) PDF 343.24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断奶模式对甘南犊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试验设计,共选取90头体重相近(11.34±1.62) kg犊牦牛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自然放养组(对照组)、3月龄断奶组(试验1组)、6月龄断奶组(试验2组),每组30头,公母各半,试验周期7个月,在犊牛初生期、4月龄、7月龄分别进行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早期断奶的犊牦牛生长发育状况优于传统饲养模式,有效提高了犊牛的生长性能,是一项可以推广的有效饲养模式。

    • 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在阿勒泰地区的应用效果

      2025, 44(1):36-38.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09

      摘要 (3) HTML (0) PDF 320.73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不仅可解决生产实践中母牛发情鉴定难、配种受胎率低的问题,同时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促进肉牛良种产业化和提高经济效益。为探讨解决阿勒泰地区牛品种改良缓慢、产犊时间较分散、难于管理、产犊间隔长等问题,采用Ovsynch处理程序,对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在阿勒泰市、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可节本增效,有效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对提高肉牛养殖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韩城畜牧业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

      2025, 44(1):39-4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0

      摘要 (3) HTML (0) PDF 342.59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足见乡村振兴在实现农业强国梦中的战略地位和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畜牧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是产业振兴中增长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也是现代化基础最实、相关优势最好的农业产业。本文着重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韩城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张掖市祁连山牧民农区借牧模式调查情况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5, 44(1):42-4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1

      摘要 (3) HTML (0) PDF 384.06 K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张掖市祁连山沿山牧民在充分利用舍饲养殖的同时,积极探索农区借牧新模式,取得了良好进展和成效,对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促进生态价值转换和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绿色转型、牧业增长、农户增收、民族团结、互利共赢的新路子。为推动农区借牧模式的健康发展,张掖市政府组织人员对农区借牧相关情况开展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本文就张掖市祁连山牧民农区借牧模式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 凉州区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5, 44(1):46-48.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2

      摘要 (5) HTML (0) PDF 350.08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凉州区畜牧业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也是传统的奶牛养殖大区。为进一步巩固凉州区提升奶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的发展成效,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效益,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步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本文立足当前凉州区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重点分析了凉州区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旨在希望能够促进凉州区的奶产业进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 益归散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效果观察

      2025, 44(1):49-5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3

      摘要 (2) HTML (0) PDF 340.18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可造成母猪发情紊乱、久配不孕,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给养猪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23年3月~2023年11月,通过开展中草药益归散组方中益母草和当归不同的使用剂量和给药方式对母猪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益归散中益母草和当归的剂量,并采用子宫灌注给药方式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治愈率可达87.5%。本试验克服了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治疗效果较差、抗生素耐药、兽药残留、容易复发等缺点,达到环境友好、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对母猪和胎儿影响小,易于推广等效果,为母猪子宫内膜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 中华双腔吸虫病的诊断和综合防制

      2025, 44(1):52-5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4

      摘要 (3) HTML (0) PDF 793.11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双腔吸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鹿、骆驼等反刍兽的肝管、胆管和胆囊内,常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感染牛、羊、鹿、骆驼表现为可视黏膜黄染、颌下和胸前水肿,剖检可见肝脏肿大硬化、胆管炎、胆管壁增厚。粪便沉淀法可检测到暗褐色椭圆形虫卵,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虫卵形态特征可以初步诊断,病理剖检发现虫体和PCR检测可以确诊。中华双腔吸虫在我国西北地区危害严重,采用消灭中间宿主条纹蜗牛和枝小丽螺、加强终末宿主牛、羊、鹿、骆驼饮水和饲草管理等手段综合防制本病,降低畜牧业经济损失。

    • 一例东北虎梭形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2025, 44(1):56-58.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5

      摘要 (4) HTML (0) PDF 758.33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北虎,雄性,25岁,发病初期出现步态缓慢、跛行,后在右侧肘关节处出现不明包块,包块在1个月内迅速变大,破溃、流血和组织破损。结合临床表现、尸体剖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诊断为间变性细胞肉瘤。

    • 榆林市羊主要疫病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2025, 44(1):59-62.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6

      摘要 (5) HTML (0) PDF 638.82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调查旨在探究影响我市羊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疫病问题。通过收集并分析榆林市过去五年间羊只主要疫病的统计数据,同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和对全市羊只养殖现状、疾病发生率的实地调查,明确了目前对本地羊产业构成重大威胁的主要疾病类型、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该措施对于控制疫病传播和促进羊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农牧区散养户饲喂牛羊霉变玉米秸秆致死亡的病例报告

      2025, 44(1):63-6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7

      摘要 (5) HTML (0) PDF 634.14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伊宁市农牧区散养户饲养的69头(只)牲畜因饲喂霉变玉米秸秆,致使急性中毒死亡34头(只),分析牲畜死亡原因,制定防治措施,提升农牧民对于将霉变饲草饲喂牲畜做法错误的认知度,从而降低家畜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 硫酸头孢喹肟混悬液的体外抑菌模拟试验研究

      2025, 44(1):66-7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8

      摘要 (4) HTML (0) PDF 2.38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价硫酸头孢喹肟混悬液的体外释药速度和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模拟体外机体生理平衡体系,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该制剂的体内释放情况,将药物与各种细菌混合培养分析药物的杀菌、抑菌时间及效果等。结果表明:体外释药速度按照由快到慢排序:kw5>kw1>kw3>kw2>kw7>kw8>kw6>kw4。kw1杀菌速度中速,但是维持时间较长,能够在72 h仍然保持细菌不产生耐药反常。纳米技术研制的硫酸头孢喹肟混悬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维持较长时间,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 惠水县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监管探析

      2025, 44(1):72-7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19

      摘要 (4) HTML (0) PDF 372.70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建无疫小区是贯彻落实国家疫病常态化防控和区域化管理的部署要求,可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开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格局,为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本文首先总结了惠水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其次分析了惠水县无疫小区建设和维持监管的关键内容。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发酵中草药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2025, 44(1):76-83.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0

      摘要 (3) HTML (0) PDF 719.64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畜禽饲料的“全面禁抗”和养殖中“减抗、限抗”的实行,发酵中草药由于具有毒性低、药效强等优点,逐渐成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良好选择。本文综述了发酵中草药的发酵工艺、发酵作用以及其在鸡养殖和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发酵中草药在鸡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 发酵饲料在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2025, 44(1):84-89.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1

      摘要 (4) HTML (0) PDF 431.85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同时便于储藏的新型粗饲料,被广泛用于畜禽的养殖生产。研究发现,发酵饲料具有绿色环保、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促进机体生长和降低饲养成本等优点。本文阐述了发酵饲料的特点及其在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优势,探讨了其对羊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和养殖环境的影响,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发酵饲料在羊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中兽医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2025, 44(1):90-9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2

      摘要 (4) HTML (0) PDF 468.76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国家逐步实施养殖业减抗、替抗、无抗战略的大时代背景下,提高了对中兽医防治畜禽疫病的重视,不断有新的研究与成果实践应用到畜禽疫病的防治中。本文就中兽医在畜禽疫病预防(消毒、免疫、添加剂)及疫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研究中兽医在畜禽疫病防治中提供理论参考。

    • 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意义概述

      2025, 44(1):96-102.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3

      摘要 (2) HTML (0) PDF 513.00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包虫病又称为棘球蚴病,是由带科棘球蚴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在哺乳动物脏器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发现,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危害极其严重。其主要引起家畜体质下降、繁殖能力丧失甚至大批死亡,并通过影响人体健康而间接增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成本,从而直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包虫病的流行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兽医和公共卫生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对于成功控制包虫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经济学和公共卫生意义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传播和控制及其公共卫生意义的认识。

    • 肝片吸虫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25, 44(1):103-107.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4

      摘要 (3) HTML (0) PDF 423.83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片吸虫病是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分布广泛,感染可引起宿主贫血、胆管阻塞等,从而导致宿主营养不良、发育受阻、生产减缓,严重威胁着人畜安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鉴定和检出病原肝片吸虫。迄今为止,肝片吸虫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方法、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方法等。本文就以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将为肝片吸虫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云南省芒市生猪产业调查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2025, 44(1):108-112.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5

      摘要 (5) HTML (0) PDF 555.36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探究芒市生猪产业的发展状况,特制定芒市生猪产业现状调查表(企业)和芒市生猪产业现状调查表(养殖户)各1套,对16家企业和60户养殖户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芒市生猪产业存在养殖效率低及效益不高、科技投入不足、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养殖废物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大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体系建设和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等意见建议,达到促进芒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 羊地方性鼻内腺癌研究进展

      2025, 44(1):113-118.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6

      摘要 (4) HTML (0) PDF 458.11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羊地方性鼻内腺癌是绵羊与山羊的一种传染性、慢性、病毒性肿瘤病,该病病程长,死亡率高,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防控,也没有相关的治疗方法,给养羊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近年来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特别是在国内该病有扩大流行的趋势,对该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特征、诊断和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 后亚运时代桐庐统筹推进马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2025, 44(1):119-122.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7

      摘要 (5) HTML (0) PDF 411.18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后亚运时代桐庐在统筹马术场馆赛后利用与马产业发展,阐述桐庐马术场馆的现状及其在亚运后的利用模式转变,探讨桐庐马产业在马匹繁育、马术赛事、马文化旅游、相关产业配套等多方面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桐庐通过整合资源、创新运营模式等措施,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马术场馆的有效利用和马产业的初步发展,其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在大型赛事后如何推动相关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启示,包括重视场馆多功能开发、强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应对人才瓶颈等方面的启示。

    • 秦州区基层动物防疫员的现状调查

      2025, 44(1):123-12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8

      摘要 (2) HTML (0) PDF 313.0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秦州区作为天水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随着动物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基层动物防疫员作为守护畜牧业安全的重要力量,直接参与到对养殖场(户)的日常监管、疫病监测、免疫接种、动物各类样品的采集、防疫政策的宣传等工作中,对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就秦州区基层动物防疫员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旨在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 新农科背景下兽医病理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5, 44(1):126-13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29

      摘要 (3) HTML (0) PDF 880.29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兽医病理解剖学是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兽医病理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了课程中典型的思政元素,建立了经典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对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旨在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助力培养新农科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 文化认同视域下动物医学专业班级建设兽医文化的探析

      2025, 44(1):132-13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30

      摘要 (3) HTML (0) PDF 368.86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兽医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功能和必要性,探索了兽医文化融入动物医学专业班级建设的路径,通过构建班级兽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加强班级建设队伍兽医文化素养培训、创设激励机制和开设兽医文化类班会等多项举措将兽医文化融入到班级建设中。以此增强了班级育人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创业能力。研究认为,在班级建设中融入兽医文化可有效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突出动物医学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助推新型兽医人才培养,为班级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畜牧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思考——以榆林学院陕西榆阳湖羊科技小院为例

      2025, 44(1):136-140.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31

      摘要 (3) HTML (0) PDF 444.28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其目的是为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人才,但现状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严重匮乏,尤其缺乏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榆林学院陕西榆阳湖羊科技小院为例,分析了当前畜牧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以科技小院为培养平台,以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从思政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资金项目投入等方面,涉农高校、政府及科技小院依托单位高度协作,对畜牧人才培养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期为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 项目教学法在《牛羊生产与疫病防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5, 44(1):141-144.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5.01.032

      摘要 (3) HTML (0) PDF 394.6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牛羊生产与疫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团队协作。论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概括了《牛羊生产与疫病防治》教学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项目考核和评价等内容,通过教学改革,解决该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课程目标难以高效完成等问题,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       编 :杨小军

主       任 :潘新社

出       版 :单月10日

地       址 :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

邮       编 :712100

联系电话 :029-87092806

国际标准刊号 :1004-6704

国内统一刊号 :61-1085/S

邮发代号 :52-56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
2024年7月1日起投稿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