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3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四组中药组方治疗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效果观察

      2024, 43(2):8-10.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03

      摘要 (14) HTML (0) PDF 326.60 K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主要危害1~3月龄的羔羊,常呈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较高,是绵羊养殖中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大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常常发生耐药情况而导致疗效差的情况。近年来,我们采用早期应用中草药辅以较为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对常用的4组中药组方开展疗效观察,筛选出了一组疗效最佳的中药组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决方案。

    • 湖羊羔羊不同强制补饲方式效果对比试验

      2024, 43(2):17-20.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06

      摘要 (12) HTML (0) PDF 415.25 K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湖羊养殖在我国己形成一条产业链,对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湖羊羔羊产羔多,成活率低,生长发育慢,母羊乳房炎发病率高。近年来采取强制补饲技术提前锻炼羔羊的消化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在规模化湖羊养殖场开展了精料与精料+牧草两种强制补饲饲喂方式对比,从羔羊生长速度、消化道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胃肠道的组织形态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精料+牧草的早期强制补饲方式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精料组。研究结果为规模化湖羊养殖场提高羔羊的成活率、降低母羊乳房炎发病率,促进湖羊养殖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天祝县天然草场退化对岔口驿马品种资源保护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024, 43(2):25-28.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08

      摘要 (10) HTML (0) PDF 410.57 K (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然草场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与技术革新,人们无管制的开发与利用,致使天然草场退化日益加剧。本文以地处祁连山高原区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天然草场退化现状的调查予以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促进天然草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探讨并分析了天祝县天然草场退化背景下,对我国稀有马种——天祝岔口驿马的品种资源保护的影响,这将对今后保护并开发利用天祝县岔口驿马种质资源、发展高原地区现代畜牧业、并对继承发展藏区特色马产业文化起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旨在为促使以及天祝县天然草场与岔口驿马品种资源的保护协同发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保障生态环境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 基于禽类卡环追溯智慧兽医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4, 43(2):29-3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09

      摘要 (7) HTML (0) PDF 357.15 K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动物卫生监管智慧化,高效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本研究在搭建禽类检疫卡环追溯信息系统基础上,探索了多环节信息衔接-共享机制、硬软件保障、禽类卡环追溯智慧化实践路径及其运行体系的建设经验。结果显示:禽类卡环追溯智慧兽医体系运行后不仅堵住了检疫监管漏洞,而且营造了良好“企商”关系,降低了禽类屠宰企业经营成本,节约了禽类产品销售商时间,提高了企业及其产品竞争力,高效保障了肉品品质,确保了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最后就官方兽医能力提升、系统优化、多部门协调及立法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动物卫生监督提供有益的可推广的方案。

    • 平凉肉牛肉品兽药残留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 43(2):35-37.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11

      摘要 (12) HTML (0) PDF 372.54 K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平凉境内塬面宽广,土质肥沃,降水量适中,气候宜人,饲草资源雄厚,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肉牛优质生产区。养牛是平凉农民的传统产业,在独有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特定的饲养方式下,饲养的肉牛具有出肉率高,肉质细嫩,肌内脂肪沉积能力强,大理石花纹肉品质优良等优点,是国内生产优质高档雪花肉的种质资源,也是唯一肉品具有独特芳香味的牛肉,被称为牛业“茅台”。保障肉品质量安全,让人民吃得放心,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现就平凉肉牛肉品兽药残留检测现状做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望与各位同行探讨。

    • “一带一路”视域下21世纪国际家蚕研究趋势解析

      2024, 43(2):44-50.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14

      摘要 (12) HTML (0) PDF 1.10 M (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陆上与海上通道,而这都要归功于我国古人对家蚕的利用。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其产品丝绸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商业价值,对家蚕的研究意义重大。如何提高我国蚕丝品质和产量,在国际家蚕研究中取得领先地位便成了关键问题。为解析21世纪国际家蚕研究趋势,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策略进行文献可视化研究。本文在WOS核心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检索,利用VOSviewer、Excel2016等软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发现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家蚕研究的开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同时,我国应更加重视家蚕研究,提高育种水平,对家蚕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家蚕研究方面的引领者。

    • 合作市畜牧兽医人才现状调查和对策建议

      2024, 43(2):51-53.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15

      摘要 (11) HTML (0) PDF 339.11 K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为了详实掌握全市畜牧兽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深入现场交流方式,对全市畜牧兽医人才进行了调研,在掌握合作市在畜牧兽医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情况,提供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 电子信息技术在智慧养殖业中的应用

      2024, 43(2):59-6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17

      摘要 (10) HTML (0) PDF 341.50 K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智慧养殖业是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对养殖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以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智慧养殖业中应用到的电子信息技术有以下几种。(1)物联网(IoT)技术:通过在养殖场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收集养殖场的环境数据,实时监测动物的生长状况、行为习惯等,为养殖场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2)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养殖动物的生长规律、疫病预防和控制要点等,从而提高养殖效益。(3)人工智能(AI)技术:对养殖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对养殖场的自动化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疫病诊断,自动识别患病动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疫病传播风险。(4)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养殖场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方便养殖户、兽医、专家等各方进行沟通交流,为养殖户提供智能服务。(5)云计算技术:将养殖场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以为养殖场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模拟。(6)3S 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对养殖场的地形、地貌、土壤等进行全面调查,为养殖场选址、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总之,电子信息技术在智慧养殖业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养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

    • 武威市凉州区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4, 43(2):65-67.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19

      摘要 (9) HTML (0) PDF 350.71 K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优质充足的饲草是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凉州区坚持“稳粮、优经、扩饲”,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依托中央“草原奖补”“粮改饲”等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优质饲草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饲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本文就凉州区饲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业内参考。

    • 陕西畜牧业节水养殖现状及建议

      2024, 43(2):68-7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20

      摘要 (17) HTML (0) PDF 395.81 K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陕西省是畜牧养殖大省,畜牧养殖对该省的农民脱贫致富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畜牧节水技术的推广实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能进一步发掘畜牧养殖业的节水潜力,进而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助理力乡村战略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陕西省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畜牧节水技术,并对畜牧节水的推广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畜牧节水,关注畜牧节水,践行畜牧节水。

    • 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进展

      2024, 43(2):72-7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21

      摘要 (11) HTML (0) PDF 395.37 K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联网技术结合畜牧业是现代规模化养殖场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养殖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淘汰率,提高成活率,奠定产业基础,引领全产业链发展。本文重点围绕家禽、单胃动物、瘤胃动物的饲养管理出发,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畜禽养殖领域中的各种应用,通过自动化的监测从而实现养殖场带来增收并且提供更健康、更营养的产品,以及在物联网技术推广过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物联网技术在畜禽行业的发展,达到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的目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 灌南县域肉羊源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类型分析

      2024, 43(2):76-79.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22

      摘要 (8) HTML (0) PDF 671.18 K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18S rRNA为靶基因,通过巢氏PCR检测发现在采集的101份新鲜粪便样品中18份样本为阳性。不同地区羊场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李集镇36%(18/50),新安镇0%(0/30)、堆沟港镇0%(0/21)未检出隐孢子虫。但通过对4羊场的分析发现,有2个羊场(50%)为隐孢子虫感染阳性,且不同的羊场感染率差异显著,因此单纯的以地区来评价隐孢子虫的感染率,是值得商榷的。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33.3%,湖羊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2%。2~6月龄的育肥羊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36%,6~10月龄的育成羊(0%)。对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发现18个样品全部为肖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xiaoi),不存在泛在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ubiquitum)。在检测隐孢子虫感染阳性的1个山羊场和1个羊湖羊场均存在肖氏隐孢子虫感染,不存在泛在隐孢子虫,更未发现肖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的混合感染。目前的数据提示肖氏隐孢子虫对2~6月龄山羊(33.3%)和湖羊(2%)具有更高的感染率。这18份样品来源于2个规模羊场,属于李集镇两个羊场。

    • 肃南县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24, 43(2):88-90.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25

      摘要 (15) HTML (0) PDF 337.41 K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肃南县是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二类区,为分析县内局部地方畜间布病反弹的原因,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专题开展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源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初步摸清了布鲁氏菌病反弹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建议。

    • 虚拟仿真技术在《猪生产与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2024, 43(2):99-10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28

      摘要 (8) HTML (0) PDF 364.13 K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消费者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全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都有所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猪生产与管理》作为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可以为养猪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自非洲猪瘟在国内出现已有四年多时间,进入后非瘟时代,养猪企业依然面临很大的防疫压力,《猪生产与管理》课程相关实训内容需要的养猪实验场地无法在校内建设,课程教学急需改革,而虚拟仿真技术为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中药在羔羊育肥中的应用探讨

      2024, 43(2):106-108.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30

      摘要 (22) HTML (0) PDF 339.70 K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中药在羔羊育肥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中药在提高羔羊体重、促进肌肉生长、改善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与机制,并探讨了中药与硒、锌等微量元素的联合应用对羔羊育肥的协同作用。不仅为提高羔羊养殖效益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也有助于推广中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遗传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应用

      2024, 43(2):116-120.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33

      摘要 (10) HTML (0) PDF 450.32 K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农科建设提出以来,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物遗传学》作为畜牧专业主干基础课程,如何对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应用,实现知识和价值目标的有机融合,以适应新农科背景下对创新型畜牧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本课程组近年来一直探索并实践的方向。本文通过介绍课程组在结合遗传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人物、生产实际案例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剖析思政资源与遗传知识的结合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实例,以期为动物遗传学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酒泉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分析

      2024, 43(2):121-124.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34

      摘要 (12) HTML (0) PDF 524.81 K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掌握酒泉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在酒泉市五个农业县市采集638份样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对不同地域、不同生长期、不同饲养模式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38份样品共检测出PRRS核酸阳性样品29份,PRRS阳性感染率为4.55%。不同地域PRRS阳性感染率介于0-7.95%;屠宰场、规模场、散养户PRRS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2.96、6.82%;种公猪、育肥猪、仔猪、母猪PRRS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3.1、5.38、6.36%。结果表明,酒泉市PRRS呈散发流行,规模养殖场标准化高,饲养管理模式先进PRRS阳性感染率低,此病仔猪和母猪更容易感染,本试验将对我市PRRS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 母牛流产原因分析及对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的诊治体会

      2024, 43(2):131-135.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37

      摘要 (9) HTML (0) PDF 2.91 M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母牛流产是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预防和治疗措施,会导致母牛繁殖周期延长、产犊率降低,从而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重大损害。本研究调查分析了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某牛场母牛的流产情况。统计结果显示,29头可繁殖母牛共产下29头小牛,其中9头新生小牛不幸死亡,流产率近1/3。为明确流产原因,本研究对环境、饲料、用药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和检测。经研究发现青贮饲料严重霉变,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显著超标。综合各项检查,初步判断母牛长期食入黄曲霉毒素污染饲料是导致流产的根本原因。此外,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包括监测动物健康、规范饲料管理、定期检测霉菌毒素等,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母牛的流产问题,并期望对广大奶牛养殖户提供一定帮助。

    • 数字化实验报告在兽医学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4, 43(2):138-141. DOI: 10.7606/j.issn.1004-6704.2024.02.039

      摘要 (8) HTML (0) PDF 397.72 K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验教学是兽医学科教学体系中的核心环节,而实验报告是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和撰写实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兽医学科实验教学过程中纸质版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课程的主要考核模式,存在对动态试验过程无法再现、文字无法客观真实描述实验现象等问题,传统的纸质版实验报告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高校培养学生的教学需要。在兽医学科实验教学过程中,多数动物实验现象用文字无法进行恰当的描述,以图片、视频、动画等数字化方式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动物疾病发病前后器官病理变化,利于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加深实验技能与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通过实行数字化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教学课堂反应效果好,教学质量提升明显,特总结此文,以期为改善实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       编 :杨小军

主       任 :潘新社

出       版 :单月10日

地       址 :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

邮       编 :712100

联系电话 :029-87092806

国际标准刊号 :1004-6704

国内统一刊号 :61-1085/S

邮发代号 :52-56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
2024年7月1日起投稿新要求